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冉隆中:打造迷人的文学风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气象
来源:冉隆中博客 | 作者:冉隆中  时间: 2011-05-05

打造迷人的文学风景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气象

冉隆中

    刚刚结束的云南省作协六届五次理事会,对5年来的云南文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一次盘点。从作家、作品、文学评奖和文学活动等方面考量,5年来的云南文学确实是亮点频现,成果喜人。但如果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深究细查,不难发现,在温暖而诗性的云南大地上,最迷人的文学风景,依然集中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方面。

    60多年来,经过云南数代文学组织工作者和各民族写作者的共同努力,云南形成了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优良传统和各少数民族文学持续健康成长的显著优势。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精彩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群不断涌现。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几乎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本民族作家群。形成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成就较丰的,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回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景颇族、普米族等作家群。他们有的以共同生活的地域为凝聚点,以点带面,辐射较远;有的以共同持守的文学理想形成向心力,合纵联横。比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数十名彝族作家,就以写民族、写乡土,以小见深为特色;而活跃于宁蒗小凉山地区的包括彝族、普米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诗人群体,则将守土与放眼全球有效结合,其写作成就引人瞩目;红河哈尼族彝族诗人群,以一份自办民刊《诗红河》为平台,凝心聚力,接通世界,其文学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

    二是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以回族女性作家为例,白山是其中成名时间较早、成就较大的一位,她的长篇作品《血线》《冷月》,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重要收获;一直以自由写作者身份活跃于底层的叶多多,近年多次深入澜沧江流域,状写当地各族妇女的生活现实,并为澜沧江立传,其写作得到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生活于怒江峡谷的马瑞玲,踏访村落,体察民俗,研究不同民族的风情和宗教信仰,对那片鲜为人知的大地,用心、用情之深,远超过那些浮光掠影的猎奇者。与云南回族女性作家年龄结构相似,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队伍呈现出代代承袭的梯级化态势,近年更出现了年轻化的发展态势。像彝族的黄玲,纳西族的和晓梅、蔡晓龄,独龙族的罗荣芬,拉祜族的李梦薇,德昂族的艾傈木诺,都有很好的文学状态。在云南省第二届青创会上崭露头角的满族的李秀儿,彝族的佳妮,藏族的永基卓玛、丹增曲措,傣族的乔丽,景颇族的闵建岚,佤族的伊蒙红木,分属于更年轻的“70后”、“80 后”。她们以高起点、新视觉,受到文坛重视。李秀儿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和散文,分别得到《小说选刊》的推荐和入围了全国散文大奖,《文艺报》《文学自由谈》等报刊发表了对她作品的好评;陈佳妮的作品大量发表于《十月》《解放军文艺》等刊物,并频频获奖,显示了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新人辈出的可喜局面。

    三是云南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写作不断丰富发展。当下有不少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进行双语创作。比如哈尼族诗人哥布,原本以汉语写诗且成就斐然,但是他近年毅然转身,用哈尼语创作出长诗《哟咪哟嘎,哟萨哟窝》,成为哈尼族“梯田上的写作者”。景颇族女作家玛波为创作长篇小说《罗孔扎定》(景颇文汉文对照),从采访、创作到最后出版,经历了15年的时间,她也从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成长为德宏州作家协会主席。彝族作家柏叶,创作出长篇小说《疯狂的野兔》(彝文汉文对照),其中大量采自彝人特有的典故,让人耳目一新。汉语言、各少数民族语言,或者双语对照的少数民族文学读本共同存在的意义,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思维的、文化的,它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进步,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得以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的重要原因。为此,云南各民族自治州(县)先后创办文学期刊,其中西双版纳坚持创办了傣文和汉文的文学刊物;德宏创办了《德宏文艺》(汉文)、《文蚌》(景颇文)、《永罕》(傣文)3本文学期刊,在全国首创了一个民族自治州3个主体民族都有自己民族母语文学期刊的历史,填补了历史留下的空白和遗憾,还涌现出了景颇族、傣族等作家群。正因为云南各级文学组织部门注重从民族语言和民族思维的源头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整合、保护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才得以果实累累、源远流长。

    到今天,云南实现了各民族都有自己成熟的书面语作家、都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有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的目标。据统计,在第一至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比中,云南作家有超过百人次获此殊荣,且每一届获奖数都位居全国前列。金字塔尖的耀眼是因为塔基的坚实。目前全省2000余名省作协会员中,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作家。全省各州市上百种文学期刊中,作者主力是散布各地的少数民族作家。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得以持续繁荣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它符合云南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紧扣了云南“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即:将云南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其中15个为云南所独有,有16个民族与境外居民同属一个民族,跨境而居。特殊的地域位置、多民族杂居、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相互交融,使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以其天然优势,直接服务于“桥头堡”战略,对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一些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以哈尼文、景颇文、傣文等母语创作的作品,其境外读者数量甚至超过了国内读者。

    为实现文化强省和文化输出,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以及省文联和作协,不余遗力地培育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政策、制度等软环境,到人、财、物等刚性投入,都落实到位,而且逐年增加。云南省作协长期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有效关注与扶持。省作协长期以开笔会、办学习班、签约作家、扶持创作、发深入生活补贴等方式,对少数民族作家进行创作和生活上的帮助。由云南省作协主导,已经坚持了30余年的滇东、滇西两个笔会,成为中国区域笔会坚持时间最长、成效最丰的文学奇观。笔会的参加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年年都有各地涌现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学新人。在重点培训、赴外交流等方面,云南省作协更是把少数民族作家放在优先位置。仅以云南省作协近年向鲁迅文学院输送的14届高研班学员为例,云南输出学员总人数为30多人,少数民族学员占了20多人,比例超过70%。其中鲁院第4届高研班,云南学员为5人;第11届高研班,云南学员更是创记录地多达16人。在第11届学员学习期间,云南省委老领导丹增与省作协主席黄尧、副主席杨红昆等人亲赴北京看望慰问。学员们完成学业回到昆明,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率常务副部长尹欣、省文联主席郑明等人,又与学员座谈交流,并认真研究落实云南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的问题。当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得知,云南青年作家培养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培养存在资金困难时,立即在省作协报告上批示,从制度上落实用于扶持青年作家的专项财政资金。许多到云南采风的作家由衷感叹,在云南,做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会体会到更多的尊严和幸福。

    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对各种关心的回报,就是以更勤奋的创作、更丰硕的果实,来报答时代和人民。鲁院第11届高研班学员、普米族诗人鲁诺迪基,以诗集《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成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入围作品;还是这个班的学员、彝族青年作家纳张元,从鲁院回来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重要报刊发表数十篇作品,并获得文学奖项。据统计,从鲁院回来的20多名云南少数民族学员,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都获过不同层次的文学奖励,全部加入了中国作协。

    回望近年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景色迷人;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为新起点,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还有更大发展空间。在母语创作与汉语创作的双轨发展、汲取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养料与更进一步融入到主流文化方面,在由区域性文学群体上升到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学流派方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还应该更进一步。为此,云南已经绘就蓝图,付诸实践:一座云南文化地标性建筑“云南文苑”,在2010年破土动工。“云南文苑”所设的“云南国际写作营”“云南文学院”“云南文学馆”等机构和设施,将成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更好更快发展的交流平台、培养基地。有理由相信,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明天,风景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