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秦岭:在天津青年作家评论家对话会上的发言
来源:秦岭博客 | 作者:秦岭  时间: 2011-05-04

应该有中国小说和批评的样子(发言)

——在天津青年作家评论家对话会上的发言

秦岭

    今天在这里探讨“好小说的标准”和“文学创作存在的问题”两个主题,我觉得很有趣。两个话题尽管不新鲜,却似乎永远剪不断,理还乱。我在《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斗胆谈文说艺时,也多触及这两个话题。上个月在北京参加一个短篇小说座谈会,大家针锋相对的,也与此话题有关,这就有意思了。

    刚才有位老师认为好小说没有标准,我是反对的。小说可以千变万化,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有标准的意味。即便每个人的每一篇小说都有新路数,那也是标准。好小说和好土豆、好猪肉、好领导、好干部、好脚丫子一样。我不相信一个家庭妇女去市场买猪肉,就没有标准:肥的?瘦的?带骨头的?口条?后臀?这都是标准。前面有位老师提到台湾学者张大春关于小说的一些观点,我恰恰也记住过张大春的一句话,那就是当下中国作家写的小说是“用汉字凑成的西方小说”。这句话,像针尖儿,戳得不浅。中国小说是嘛样儿?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好了,不妨由模样谈起。样子,也叫嘴脸。

    搞笑的是,某些很是拥有话语权的所谓评论家,到处放言,声称当下中国文学是发展的最好时期,有一大批的中国小说家已经能和西方小说家的水平不分上下。他们的依据是中国文学庞大的创作数量、翻译到国外的庞大作品以及数十万中国作家的阵容。在我看来,他们恰恰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所谓繁荣的标准,或者标志,时下的中国文学,是否在国际文坛提供着中国式的文学审美理想和文学趣味?是否拥有代表世界文学的某个潮流或方向?是否具备像那些中国作家耳熟能详的西方作家的榜样、示范、引领地位。如果没有这些最最基本的条件,亲爱的,请你闭嘴。

    5年前我在德国的柏林游走,有华人文化人坦言:“当下中国小说根本就不是中国的摸样,再好再牛,也是中国的诺基亚,中国的摩托罗拉,或者,中国的阿里巴巴。”

    为嘛?我认为中国的小说至少缺了仨:一是我们在当下的文学里已经很难找到我们民族的文化景象;二是相当一些文学创作与中国读者传统的审美理想毫不相干;三是文学在一定范围内堕落成为专家手中热炒的股票。作为一个依靠人间烟火生存并有着自己观察方式的人,在我的视野里,文学已经不是受众的精神参照;作家的个人意志与大众审美习惯分道扬镳;过盛的文学研究机构、评论者集体无意识地把文学创作逼到了高科技的试验场,导致本已孤独无助的文学众叛亲离,形同孤帆远影。实事求是地讲,我这一观点,3年前在第15届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谈过,在这里热热剩饭,倒也仍然没有变馊。

    把这三个大窟窿补上,再具备了中国式的坚守,中国式的标准,中国式的审美,我们方可大大方方地谈好小说的标准,那时候,小说的标准,就不是我们今天这样的口气了。

    话说回来,我也认为中国时下还是有好小说、好作家的,他们也确能代表中国当下的小说水平,很不幸,我之所指,和彼之所指,不是一码事儿。

    今天是作家和评论家对话,既然是对话,我想说说中国评论存在的问题。

    我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中国的文学批评亟须构建中国体系。体系,其实也是一种样子。

    在我看来,我们的理论界不惜耗费几十年时间纠缠在所谓的关于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大众与小众、文学创作与翻译水平、中西文化差异等无聊论争之中,很是让人觉得诧异,在他们看来,似乎目的和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又一个文坛新权威的诞生。在我看来,我们的文学理论学习西方好几十年了,严格说应该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由此构建起的文学理论体系,从头到脚都是西方的模样。中国的文学批评早该进入断奶期,自己学会走路了。必须立足本土,树立自信,围绕源远流长的民族审美、欣赏习惯,重铸文学的审美理想和标准。批评家万勿呆在文学的象牙塔而忽视了通过对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国情、民情的研究,否则只能把文学逼到纯艺术、纯技巧的悬崖;批评家还应该修炼真正的人文情怀之“根”,否则批评的立场、原则、纪律、良心、操守就会付之东流。批评的中国体系建立了,一切有话好说。

    上边这个观点,因为当时要在《文学报》发表,事前进行过比较认真的梳理,好像是老调重弹,但我宁可认为是古曲新韵。因为我相信,我的梳理不是胡说八道,进而相信,此刻,面对现场的十多名评论家,会有真诚的山鸣谷应。

    刚才,有老师谈到小说的人物、描写、结构什么的,这些东西我真是不敢提了。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它珍贵得让人留恋、怀念。举个例子,我无法想象,一篇不讲究人物的小说,算什么。

    现在谈小说的标准,实在是个奢侈的话题。在我看来,目前最最关键的,最燃眉之急的,恐怕是文学的审美。没有中国民族(以汉民族为例)审美元素的语言、叙事、意蕴,谈什么,都是白谈。

    注:(此为发言原稿,《天津文学》杂志发表前,略有删除)

    附录:相关资料


 

天津作家评论家讨论“好小说标准”

    (记者高丽)天津作协本着“瞄准文坛前沿,构筑对话平台,优化青年津军”的原则,日前召集青年作家秦岭、狄青等,青年评论家闫立飞、卢翎等20多人,围绕“好小说的标准”、“文学创作中的问题”两大主题进行对话讨论。

    与会作家和评论家把各自的创作理念、研究方向置身天津和全国的大背景下,各抒己见,重点就创作方法、叙事风格、文本审美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近年来天津青年作家队伍创作活跃,创作出《皇粮钟》、《走火》、《天子门户》等引起一定反响的作品,青年评论队伍以社科院、高等院校为载体,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今晚报》2011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