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滕贞甫:孤独的蛤蟆
来源:本站 | 作者:滕贞甫  时间: 2013-04-02

      京西八大处公园对面有座国槐掩映的灰色院落,院不大,却优雅别致,在两栋宫廷式楼宇的前面,有一处小小的园林景观,景观的主体是一座丈把高的假山,仿照太湖石的风格精心建造,围绕假山栽植了黑松、竹丛、蒲苇和月季,还有水池、喷泉和瀑布。在这个自成体系的小微世界中,生活着一只孤独的蛤蟆,三周的学习生活,这只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蛤蟆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之所以称之为孤独的蛤蟆,是我的臆断,其实蛤蟆也许并不孤独,正如古人所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还是认为这蛤蟆特孤独,因为除了这只蛤蟆的叫声外,我再没有听到第二只蛤蟆在叫。我曾想,是不是蛤蟆的叫声都一样,像湿地里的布谷鸟,叫声都如出一辙。为此,我留心倾听了几回,结果却证实了我的猜测,因为这叫声没有任何和声,分明只有一只孤独的蛤蟆在叫。

      经过数日观察,我摸到了这只蛤蟆鸣叫的规律。它的叫声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段,清晨、黄昏和深夜。清晨,蛤蟆的叫声清脆高亢,少有咕咕之音,叫声中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旋律,它似乎忘却了这假山盆景,想到雨后的池塘,想到空气清新的河畔,那种上扬之音让假山池水有了氤氲缭绕的蒸发之势,整个院落为此而苏醒。

      黄昏,蛤蟆的叫声粗犷厚重,带着胸腔的共鸣,带着威震四夷的雄才大略,翻过高高的围墙,落进对面公园生满莲花的池塘。蛤蟆的声音持续不疲,急切而不失节奏,它在呼唤心中的伴侣,在渴望一群活跃的黛色的蝌蚪,那将是它的血脉,是延续生命的寄托。我知道,许多生物生存的唯一目标就是传宗接代,比如十八年才出土一次的某种蝉,比如出水后只完成一次交配即悲壮死去的某种蚊子,对于它们来说,生殖便是信仰。

      深夜,蛤蟆的叫声变得短促而简洁,像不时响起的连发土枪,似充气有余的皮鼓,又如壮汉负重的短叹。此时的蛤蟆想必心情复杂,面对露重水凉、星冷月寒的际遇,鳏夫怨妇之情不可不发,孤枕难眠之苦不可不抒,所以,这叫声里带有几丝伤感,带有几分不平,也带有几种莫名的情绪。在静谧的深夜,听到这叫声,似乎听到寺庙中传承久远的暮鼓,提示你夜未央,风正凉。然而到了清晨,日升月落,昏晓渐分,新的一天开始,蛤蟆又要继续为爱情而叫,为未来而叫。

      令我困惑的是,这只孤独的蛤蟆从来不在白天叫。我曾捧一本小说在假山旁的树荫下静坐,边读书边留心蛤蟆的叫声,但这熟悉的叫声没有出现,倒是槐树上的鸟儿啁啾不停,草丛里虫声不断。在夜里,只要蛤蟆一叫,百虫皆寂,可白天,却恰恰相反,蛤蟆不发声,百虫齐欢唱,这真是个奇怪的自然现象。后来,我想明白了,蛤蟆是聪明和宽容的,如果白天黑夜都是它自己在吼,不但自己辛苦不说,百虫闻声而逃,蛤蟆捉不到食物,最终也会饿死,因此,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它白天不再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