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王晓峰:批评的自觉
来源:本站 | 作者:王晓峰  时间: 2013-03-26

     (题解:本文题目可以叫“批评家的基本伦理”,又学理又学术,显得很有学问。但对一般读者来说,这样的说法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责任和使命”来得直接和通俗易懂。)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批评的讨论成为当下文学的前沿与热点,几乎所有的有关批评的报刊有意无意地都卷入了这场讨论。这场讨论的共识是:当下批评的确没有效力,没有公信力。效力是什么,是影响,是推动力,是作用;也就是说,当下批评在作家、读者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和作用。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产生无效批评的原因:社会环境,制度和机制,批评文本,批评家,等等,几乎所有的关乎批评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都被议论过。但是,这些讨论都忽略了或说是根本没有涉及批评的一个重要职能,即批评在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在引导、指导和解决社会上一般而普遍的审美疑惑和价值趋向等等文化建设上,批评以它独有的文学审美将发挥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不能不说是这些讨论的缺憾。如果再看一下讨论的参与者,鲜有作家艺术家,鲜有读者(可以视为社会大众),主要是批评家自说自话,说明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关心这样的讨论,都是批评自己在说自己;还说明批评正处在集体焦虑之中。参与讨论的这些人,大都话语欲望十分强烈,又经常占据着批评话语的高地,经常以话语遮蔽和掩饰着文学和艺术的真实。比如说,讨论的绝大多数未能涉及当下批评无效的真正原因,可能因为批评本身目光短浅,见识有限,也可能因为批评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还可能是批评不敢公开挑明无效的批评产生的重要原因来自于学术制度及批评制度及其机制上的缺陷。倒是《艺术广角》2011年下半年几期的一些文章,尖锐地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回顾一下,当下批评的式微及衰竭如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算起,那时是不是正是大学的评聘教授、博导、硕导日渐“正规”起来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大学“学术”开始形成新的八股文章的时候?而在“学术”掩护下的批评,也逐渐成为一种强势和名利的批评,那种只顾自己去说,而不顾忌批评对象和读者的感受的批评。由是,当下批评无效的根本原因可能真的来自于制度的缺陷。在“学术”大旗的招摇下,批评家有几人还能坚守批评的本真?坚守自己的文化梦想?

     当下批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学理批评,即学院派批评,二是非学理批评。这二分法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容,并不说明所谓的学理在哪种批评里占有的比重。学理批评,我想主要是面对大学考评制度的学术批评,距作家和读者的阅读存在着相当的距离。非学理批评,我说是那种(一般来说)篇幅不太长的面对读者的批评,在缺乏学术制度(包括什么重点科研项目、规划一类)的支持下,在受到强大的学术制度的挤压下的批评,依旧能发出声音,依旧在阅读中起到一定的影响。这非学理批评,面对读者的批评,更像是一种业余爱好似的批评:在业余时光里不计自己的名利得失,把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挚爱,把自己对文学艺术及生活的独特理解化为一行行带血的文字,告诉读者,告诉阅读,唯在此生命才有了真实的审美激动。这是面对读者的批评之一种,就是一种文学创作。非学理批评的另外一种,一般是读者自己撰写的读书“体会”,可以形容为 “自发的批评”:在当下媒体日益发达、数字化平台与日俱增,在教育特别是文学教育日益普及的前提下,特别是在网上的微博、博客、论坛、贴吧、QQ、MSN里等等,这些普通读者、网友发表了对文学、艺术对一些作品的议论,其实也是文学批评。这批评的动力大都源自有话要说。还有一种非学理批评,存在于所有的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的“文化新闻”等栏目里每日的文化报道,也包括所谓的文化八卦,差不多都有对文学艺术的某一作家艺术家、某一作品的基本评价,不能不说是文学批评,这也是被广泛垢病的“媒体文学批评”。这三种批评也大都是由专业和非文学批评专业的人构成。这样的批评经常以短讯、报道、书话、数字化等方式存在着,有的像旧时的眉批、点评等,篇幅一般不长,没有套话。这些批评,要比那种长篇大论的套路似的学理批评,晦涩的批评,在读者那里更有效和更有影响。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当下文学批评,的确存在着两种形态。但无论哪一种批评,都不要以为自己才是批评的正宗。宽容地相对各种批评,应该是一种大度的批评观念。所有批评,都应该是一种思想的传达、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的自觉行为。批评应该有一种清醒的不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来认识自己如何在社会上和在人类的心灵里发挥自己的文化作用,而不是在批评里排斥异己。要有一种文化宽容的心态。所谓的学术、学理,所谓的学理批评和非学理批评,都应该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整体审美素质为前提,为文化担当的。

     我要强调的第二点是,批评的本质在于帮助读者的阅读,是为了批评家把自己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告诉读者,引导阅读,从而提升人类社会的审美品质。忽视一般阅读的批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多少。能和读者及阅读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的批评,应该是放下学术“身段”的批评,至少是不去故意制造阅读障碍,故意把批评写得高深莫测以显示“学问”,而能让一般阅读顺利进入批评。

     有一种认识说,批评家就是普通读者。这是对的。但批评又“先”于一般读者,还要“高”于一般读者。“先”不仅仅是时间问题,不仅仅是阅读之先,而更是理解之“先”之“高”,要比阅读先出一步,要比阅读具有较高的认识。这“先”是批评家多年文学积累的结果,是批评家基于对象之上真正真实的判断,是批评家自己的人生和艺术的抒怀。因此,对自己的表达(判断、感受)有一个正确把握与问题。记得有人说过,批评就是一次冒险之旅。这便是说,唯有正确地理解把握对象,才是正确和有效的批评,才是可靠的批评,才有“资格”“本钱”和读者及阅读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批评的公信力。

     许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当下批评,和一般阅读和普通读者,在解读作家作品方面,在“先”“高”层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批评能说的,一般读者都能说出来;更多的情形是,批评在自己的文本里,布置着文字的迷宫,到处都是似是而非术语、概念,好像唯此,才能显示自己的高度和深度,才能显示自己学理和“学术”。这都不是为读者着想的批评,而是远离阅读的批评。批评应该具备的启发、引领阅读的特质,在这样的批评里似乎感受不到。这样的批评,差不多都是缺少独特的艺术感觉、缺乏独到的艺术发现,差不多都是缺乏基本的文学素质。或者说,可能真的是批评家本人缺少艺术细胞、不具备从事文学批评资质,完全是把批评作为一种生活“职业”。

     如果说经典作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原创性(布鲁姆语),那么批评无论是行文还是要表达的思想,都必须具有原创性,不能说蒂博代、本雅明、利维斯、布鲁姆等人的西方话语的艺术表达及思想上的新颖,就照搬拿来,发挥一通,成为自己;也不能为了完成学术任务而抄袭他人文章、观点甚至概念,不能人云亦云,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及独特的艺术发现和艺术表达。当下批评在原创性的匮乏,思想和艺术表达的僵硬,让批评文本难读难懂,距社会上一般阅读和普通读者,相差甚远。批评如何产生影响,如何不与读者和作品渐行渐远?

    可不可以这样说,没有读者的批评,不为阅读着想的批评,就是没有道德的批评?!

    这是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批评道德。

     道德在今天似乎没有人谈论或说是看重。在当下的许多时候和场合,道德似乎不再是考量衡定一个人的修为和品行一个标准。比如在文学批评里,经常把作品里的道德问题,视为一种浅薄话语方式。还比如当下社会流行着语词的更迭甚至有意无意的篡改,将会引发人的精神心理的改变,也可能意味人类恒久坚持的一些基本伦理问题的淡化甚或沦丧。但批评家必须有着自己的判断、理解和坚持,必须坚守着高尚品格和独立人格,进行公正的判断,不能不恪守着批评的品质和艺术标准,绝不能无原则地迎合社会和作品里的流行和时尚,绝不能无原则地批评。这就是批评家的道德,也是批评的道德。

     应该说,道德是万千年来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这意味着批评家在此应该有着清醒的意识:必须坚守、坚持和大力褒奖的,就应该义无返顾!这是批评家所必须恪守的艺术道德的底线。有时,批评必须鼓足勇气,坚定地逆势而上,保证那种公正、严肃、不徇私情和不徇私利的批评,并为此不惜“粉身碎骨”!

     我还要说的是,在批评和指责当下批评的种种困窘时,还应该考虑到批评家面临的实际生活问题。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在《文艺报》2012年8月6日有个访谈,其中他说:作家的权益解决得比较好,但批评家的经济方面的权益有时还没有被意识到。大学里许多评论家“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对本地创作“只能是在业余时间,往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写出评论文章,所获得的报酬与他们的付出远不相称……在体制和条例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当给他们适当的报酬。评论家个人可以有奉献精神,但要求所有的评论工作者在这种格局下长期坚持,就有困难了。” 这显然是王先霈先生针对寄身于大学里的批评家的困境有感而发的。但像我这样不在大学里的人,依旧有此同感:我自己喜欢和热爱文学批评已逾30年。30年里有着大量的文学阅读,也就写下了数量尚可的批评文字,特别是关于本地文艺创作的批评。其实在这30年里,让我最大的困惑就是批评家到底是什么?基于此,我想到了批评家不是职业(限于批评的报酬如稿费太低和批评家所处的体制和制度的原因),不是职位与职务,而仅仅是批评家本人的一种爱好和兴趣。假设一下,现有的批评家,有一个算一个,如果没有单位、机构等一类开工资、拿资金的地方,就凭批评吃饭,是不会养家糊口的。在有了一定的并不宽裕的生活保障之后,批评家才有可能开始了自己的批评写作。因此,我不太赞成“职业批评家”或者“专业批评家”的说法。特别是那些浩如烟海的面对读者阅读的批评,有的几乎就几句话,千八百字的文章,写作成本高而获得报酬(稿费)极低,如何职业和专业呢?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文学批评这么多年艰忍存在的理由。就是批评家这样的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无奈;放大了去说,是批评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批评的文化担当,才有了当下批评的繁荣: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挚爱,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批评家就那样义无返顾地站在文学现场和前沿里,面对来自创作和阅读的种种理解与责难,依旧矢志不渝,依旧顽强坚守。

     这也是批评家的道德!